新引密世桥梁擎传统金融界的与加,牛市的
最近在研究RWA(Real World Assets)这个赛道,感触颇深。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混迹多年的老司机,我不得不说这个概念的潜力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。简单来说,RWA就是把现实世界的资产搬到区块链上,让那些传统金融里的"老古董"也能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焕发新生。
RWA到底是什么?
其实RWA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记得2017年那会儿,我们就讨论过STO(Security Token Offering),那时候的设想是把股票、债券这些东西通证化。但当时的环境太青涩了,DeFi都还没成型,就像在一个只有泥土路的时代梦想着高速公路。
现在的RWA可不一样了。它不仅包括房地产、艺术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产,还包括美债、股票这些金融资产。想象一下,一个非洲的投资者可以轻松地通过区块链购买美国国债,享受5%的年化收益,这在以前简直天方夜谭。
为什么现在RWA火了?
说到这个问题,我不得不提2020年那场疯狂的DeFi Summer。那时随便挖个矿都能有1000%的APY,把整个市场都惯坏了。但现在呢?美联储加息把美债收益率推到了5-6%,相比之下DeFi的收益显得捉襟见肘。
这就像你突然发现,过去天天去的米其林餐厅其实性价比还比不上街角新开的快餐店。资金是最聪明的,它们自然会流向收益更高的地方。现在链上躺着1300亿美金的稳定币,其中1100亿基本是零收益,这简直是暴殄天物!
MakerDAO的转型启示录
MakerDAO的转型特别有意思。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是个环保主义者,一开始非要把资金投向太阳能和房地产。我在看他们的提案时就在想:这想法很美好,但现实很骨感啊。果然,这些项目最后都没能规模化,还惹了一身风险。
现在他们终于开窍了,把大量储备转向美债。这不是投降,而是成熟。就像巴菲特说的,投资第一条原则是不要亏钱。美债虽然不是性感的高收益资产,但胜在稳定可靠。
监管:RWA的甜蜜负担
说到监管,很多人就皱眉头。但我觉得RWA反而是个突破口。以前监管打击加密项目,是因为散户受伤太多。但RWA不一样,它更像传统金融产品,风险可控。
你看现在Tether、Circle这些稳定币发行商,每年躺着赚几十亿美金的利差,这合理吗?如果能把美债收益直接给到链上用户,这才是真正的金融民主化。
亚洲的机遇
有意思的是,现在RWA项目多集中在亚洲。香港、新加坡成了创新的温床。这让我想起10年前的比特币矿场,也是先在亚洲蓬勃发展。亚洲人对美元资产的需求特别旺盛,但传统渠道门槛太高。
上周和一个新加坡的项目方聊,他们正在做美债代币化。他说:"你知道吗?东南亚有上千亿美元的离岸美元在寻找安全收益。"这话让我茅塞顿开。
未来的想象空间
展望未来,我认为RWA会像LSD(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)一样,成为DeFi的新基石。想象一下,当美债收益可以像乐高一样在DeFi协议间自由组合,会催生多少创新?
Frax最近说要直接持有美债,虽然我觉得短期内很难实现,但这个方向是对的。当去中心化稳定币都能提供稳定收益时,谁还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呢?
最后我想说,RWA最大的意义不是创造暴富神话,而是让加密世界真正接入传统金融的血液。这可能是我们走向主流的关键一步。牛市需要新叙事,而RWA或许就是这个故事的序章。
(责任编辑:政策)
-
TOKEN2049在新加坡的热闹景象,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香港——这两个亚洲金融重镇就像是Web3世界的"双子星"。作为一名经常往返两地的科技观察者,我亲眼见证了两座城市在这场数字革命中的不同表现。今天,就让我们抛开那些枯燥的数据,聊聊这两座城市的真实故事。政策博弈:开放VS稳健新加坡就像一个敢于尝鲜的美食家,总是第一个试吃新的科技"菜式"。记得去年参加MAS(新加坡金融管理局)的研讨会时,官员们... ...[详细]
-
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了8年的老兵,我深知这个市场最残酷的真相:活下来比赚钱更重要。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韭菜们,往往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倒下的。还记得2021年519那天吗?多少人因为不懂得及时止损,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。比特币现在报价110000,这行情让不少人都捏了把汗。说实话,昨晚的走势确实吓人,120日均线109200都破了。但仔细看看盘面,你会发现MACD已经出现背离,主力明显在1080... ...[详细]
-
各位老铁,咱们今天继续聊聊市场最新动向。先说昨天的英伟达财报,表面风光无限,但细看数据中心增速放缓,这个信号可太有意思了。这不,市场立马开始嘀咕:难道科技股的黄金时代要见顶了?美股与大饼的微妙联动美股这周表现比上周好太多了,标普和纳指几乎收复了周一的失地。嘴上都在喊九月降息和经济衰退,但盘面资金明显冷静多了。大饼也跟着美股慢慢爬升,这联动性简直跟连体婴似的。能不能重返高点?关键还得看周五的PCE数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加密圈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玩起了以太坊囤币游戏。短短两个月时间,这批"ETH大户"就已经悄悄囤了220万枚ETH,占到整个以太坊供应量的1.8%。这个数字看着可能不起眼,但背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。还记得当年Michael Saylor带着MicroStrategy在比特币市场买买买的盛况吗?现在同样的剧本正在以太坊上演。从Bitmine Immersion Techno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2024年底那篇震惊AI界的论文吗?UCLA和MIT的研究团队用《TradingAgents》这篇重磅研究,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。他们用最硬核的数据证明了一件事:多个AI智能体协同工作不仅能行,而且能在金融交易这种高难度领域碾压传统方法。单打独斗的时代该结束了说实话,现在市面上99%的AI应用都像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。ChatGPT再聪明,也不过是个什么都懂一点的"万金油"。就像让一个厨师同时精... ...[详细]
-
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了8年的老兵,我深知这个市场最残酷的真相:活下来比赚钱更重要。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韭菜们,往往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倒下的。还记得2021年519那天吗?多少人因为不懂得及时止损,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。比特币现在报价110000,这行情让不少人都捏了把汗。说实话,昨晚的走势确实吓人,120日均线109200都破了。但仔细看看盘面,你会发现MACD已经出现背离,主力明显在1080... ...[详细]
-
昨天这行情可真是够折腾的!以太坊像个坐过山车的小朋友,早上测试4300美元支撑时我都捏了把冷汗,结果它愣是挺住了,晃晃悠悠往上爬,今早最高冲到4630美元才停下来喘口气。现在4540美元这个位置,说高不高说低不低,让人实在拿不定主意。比特币那边也不消停,从108600美元的低谷反弹,最高摸到112300美元后也开始回落。说起来,昨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看反弹,重点关注4485-4515这个压力区间。... ...[详细]
-
凌晨1点15分,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手里的咖啡已经凉了。就在几小时前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话,让整个加密市场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上涨。比特币从11万直接飙到11.7万,以太坊更是上演了"旱地拔葱"的好戏,这种行情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目瞪口呆。交易生存法则:活着比赚钱更重要记得我刚入行时,老师傅说过一句话:"在这个市场里,活得久的才是赢家。"十年过去了,这句话越来越有味道。我们总是在追求暴富神话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在这个加密寒冬里,借贷平台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。看看那些倒下的巨头们——Celsius、FTX、Genesis,哪一个不是曾经风光无限?但Ledn这家公司却在这场大逃杀中顽强地活了下来,而且居然没有让用户损失一分钱,这让我不得不仔细研究它的生存秘诀。Ledn的独门生存法则要说Ledn最让我佩服的,就是它把"风险隔离"做到了极致。他们把用户的钱分成两个账户:一个是用来生息的"增长账户",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,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。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RWA(现实资产上链)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。但窗户开了,能不能飞出去,还得看各家本事。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,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。现在海南华铁这个"铁老大"也来凑热闹,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,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。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,手上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