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结人们,如今都怎样混得了缘的那些年与
记得2013年那会儿,比特币价格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,圈内人都在疯狂讨论这个"数字黄金"。那一年,不少后来叱咤币圈的大佬们才刚刚接触到这个新玩意儿。说实话,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意思,就像亲眼目睹了一场现代淘金热的开端。
当时的情况特别魔幻现实。IT男们熬夜研究白皮书,金融精英们眉头紧锁地分析着K线图,而普通老百姓则一脸懵逼地看着新闻里的"虚拟货币"报道。谁能想到,就这么一个"程序员玩具",后来竟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?
命运的分水岭
2013年绝对是个神奇的年份。那时候的币圈就像个大型真人秀,各路神仙纷纷登场:
• 赵长鹏(CZ)还在给朋友李启元打工,第一次听说了比特币这个概念
• 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,摇身一变成了交易所的CMO
• 吴忌寒和詹克团这对"矿机兄弟"刚开始捣鼓他们的挖矿事业
• 19岁的V神正在宿舍里写以太坊白皮书,33岁的Gavin Wood读完后一拍大腿:"这小伙子有前途!"
现在看来,那一年简直就是加密货币界的"创世纪"。当时谁能想到,这些看似普通的决定,后来都成了改变行业格局的关键转折点?
幸存者偏差:不是所有OG都发了财
很多人总觉得早期入场就等于稳赚不赔,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。我认识不少2013年就入场的"老韭菜",真正混出头的其实凤毛麟角。
有个朋友特别典型:2013年花5万买了比特币,2014年暴跌时吓得全抛了,现在每次聚会都捶胸顿足。还有个做矿机的,当年赚了第一桶金后all in山寨币,结果血本无归。反倒是那些"傻乎乎"囤币不动的,现在都成了人生赢家。
所以说啊,在这个行业里,进场早不如心态好。见过太多人抱着赌博心态玩合约,最后都落得个"一顿操作猛如虎,一看余额两块五"的下场。
三类人的三种结局
根据我这十年的观察,当年进场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:
第一种是理想主义者,像CZ这样的。他们是真的相信区块链能改变世界,所以愿意all in这个行业。这类人现在要么成了行业领袖,要么在某个项目里默默耕耘。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副产品。
第二种是机会主义者,比如某些对冲基金经理。他们可能并不完全认同比特币的理念,但敏锐地嗅到了商机。这类人里确实有不少赚得盆满钵满,但也有像SBF这样玩脱了的。
第三种是跟风者,也就是被朋友带进场的普通人。他们最典型的行为模式就是:牛市入场→小赚→加仓→被套→割肉→拍大腿。我敢打赌,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,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。
下一个十年,谁会站在风口?
说实话,每次复盘这段历史都让我感慨万千。十年前那些看似普通的决定,如今看来都成了改变命运的转折点。但话说回来,早期入场真的就意味着成功吗?我看未必。
这个行业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,永远都有新的机会在涌现。DeFi、NFT、Web3...每个新赛道都可能诞生新的传奇。重要的不是你什么时候进场,而是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这场变革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与其羡慕那些"早期OG",不如好好想想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定位。毕竟,加密货币的下一个十年,也许正等着你来书写呢。
(责任编辑:指南)
-
说实话,Gary Gensler主席对加密货币的看法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这位SEC掌门人似乎把整个加密行业都贴上了"不合规"的标签,而且特别看不惯现有的商业模式。不过说真的,当你看到SEC、CFTC和司法部这些监管机构最近的动作,就知道他们可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。监管风暴来袭记得几年前,加密市场还被戏称为"狂野西部"吗?现在这个比喻可能要改改了 - 它更像是SEC的靶场。每天打开财经新闻,都能看到又... ...[详细]
-
为什么越来越多开发者选择Arbitrum?资深区块链开发者的亲身体验
作者:floating_monkey 来源:medium 翻译:善欧巴,金色财经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,我必须承认以太坊确实开创了智能合约的新纪元。但说实话,每次看到Gas费飙涨的时候,我都恨不得把电脑砸了。记得去年部署一个合约花了将近2000美元,这谁顶得住啊!好在现在有了Arbitrum这样的Layer2解决方案,让开发者终于能喘口气了。钱包救星:低廉的交易成本让我用一个真实... ...[详细]
-
11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:当暴风雨前的宁静遇上CPI数据风暴
上周的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美国就业报告这个"坏消息先生"一登场,美元立刻被打得鼻青脸肿,连带加密市场也遭了殃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尽管美元这周试图挣扎着爬起来,但市场似乎已经认定美联储不会再"挥鞭子"了——根据那些精明交易员们的押注,明年1月最后一次加息的可能性只有20%,而降息的可能性却高达80%。市场情绪:一场等待CPI的集体焦虑现在整个华尔街都盯着周二即将公布的CPI数据,就像饿狼盯着鲜肉... ...[详细]
-
Poloniex遭遇黑色星期五:1亿美元不翼而飞 黑客操盘手法令人咋舌
这简直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数字劫案!11月10日那天,当大多数加密货币投资者还在睡梦中时,Poloniex交易所正在经历一场噩梦般的"数字抢劫"。安全监测机构派盾突然拉响警报,发现大量资金正在异常流出,这个场面让我想起了那些好莱坞金融犯罪片。黑客的"闪电战"短短40分钟,那个以0x0A59开头的可疑地址就吞掉了近6000万美元的数字资产。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黑客居然还玩起了"对冲操作"——一边把1... ...[详细]
-
昨晚美股开盘前,整个币圈都炸开了锅。9点20分左右,突然传来贝莱德ETF获批的消息,比特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现货价格从28000美元直接蹿到30000美元,合约市场更疯狂,BN数据显示最高冲到30720美元。不过很快就被打脸——彭博社证实这完全是个乌龙新闻,SEC还在审核阶段。价格应声跳水,最低跌到27730美元。让人意外的是,到今早收盘时,比特币居然稳稳站上了日线级别的均线!这说明什么?虽然30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跟不少圈内老友交流,大家普遍在思考一个问题:在Solana这轮火热行情中,哪些项目真正在赚钱?更关键的是,这些聪明的钱接下来会流向哪里?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认为这才是当下最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。Solana行情还能持续多久?说实话,看着SOL这两天12%的涨幅,我不禁想起2021年那段疯狂的日子。虽然长期来看我依然看好Solana,但短线来看,现在这个位置风险收益比已经不太划算了。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那条新闻吗?"《泰晤士报》2009年1月3日,英国财政大臣正欲对银行业实施第二轮救助。"中本聪在比特币创世区块刻下这句话时,原本是想讽刺传统金融体系的荒谬。可谁能想到,14年后,比特币自己反倒成了资本炒作的乐园。数字石板上的涂鸦艺术最近在币圈火得一塌糊涂的"比特币铭文"技术,说白了就是在比特币最小的单位"聪"上刻字画画。想象一下,这就像在每张人民币纸币的边角处涂鸦——只... ...[详细]
-
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深夜盯着手机屏幕的你,突然发现自己的加密资产账户余额显示着令人眩晕的数字 - 整整一个亿。激动得差点摔了手机后,你开始盘算着怎么花这笔钱:豪宅、跑车、环球旅行...但很快你就会意识到,最棘手的不是怎么花钱,而是怎么把这笔钱安全地装进自己的口袋。全球加密政策:冰火两重天的现实说实话,世界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比六月的天气还善变。萨尔瓦多直接把比特币当法定货币用,走在街上就能用比... ...[详细]
-
Visa最近的动作可真不小!这家支付巨头正在悄悄布局加密货币的未来版图。你知道吗?他们不光新增支持Paxos发行的Global Dollar(USDG)、PayPal USD(PYUSD)这些稳定币,还把Circle家的欧元稳定币Euro Coin(EURC)也揽入怀中。更绝的是,他们的区块链网络支持范围一口气从Ethereum和Solana扩展到Stellar和Avalanche,这波操作简直就... ...[详细]
-
昨晚金价那波过山车行情真是让人捏把汗!先是跌破1925这个重要支撑位,一路跌到1905附近,没想到转眼间又强势反弹到1960。说实话,这种剧烈波动在周末前夕出现,往往预示着更大的行情即将到来。日线级别分析:空头氛围浓厚从日线图来看,市场明显进入了震荡下行通道。1925这个位置就像是多头的最后防线,已经被反复试探了好几次。我注意到每次触及这个区域,都会引发一波反弹,但力度越来越弱,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... ...[详细]